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,大脑实质受到损伤后可出现神经功能改变,如偏瘫、平衡失调等。
对于神经系统---动物模型而言,造模结束只是步,验证个体模型是否成功是第二步,而控制组内个体特征一致性是第三步。
采用神经功能评分是重要的观察指标,可以用来在体评价模型是否成功或者病变---程度。尽量控制动物模型的评分一致性是很困难但不得不做的一件事。
这里介绍三种常见的啮齿类神经功能评分方法。
一、longa评分法
无神经功能缺陷:0分;
瘫痪侧前爪不能完全伸展:1分;
行走时向瘫痪侧转圈:2分;
行走时向瘫痪侧倾倒:3分;
不能自动行走,存在意识丧失现象:4分。
二、bederson评分法
抓起动物的尾巴,使动物离台面10cm高。此时,正常大鼠的前爪处于伸直状态,动物模型实验,而存在神经功能病变的动物则可出现如下表现:
无神经功能缺陷:0分;
动物尾巴提起后,瘫痪侧前肢回收并屈于腹下,而正常侧肢体伸向台面:1分;
除第二条表现以外,俯卧于台面时向瘫痪侧侧推动物的阻力较正常侧明显降低:2分;
除条和第二条以外,动物行走时向瘫痪侧旋转:3分。
三、平衡木评分法
一根长为80cm、宽为2.5cm的木条,水平固定在离台面10cm高度的地方,动物实验,然后让动物在木条上行走。
能跳上平衡木条,可以自由行走但不跌倒:0分;
能跳上平衡木条,可以做动物实验的公司,动物在上面行走会跌下,但跌下的机会小于50%:1分;
能跳上平衡木条,动物在上面行走会跌下,但跌下的机会大于50%:2分;
动物在正常侧身体的帮助下可以跳上平衡木条;但是瘫痪侧的后肢不能够帮助身体向前移动:3分;
动物无法在平衡木条上行走,但是可以坐在木条上:4分;
将动物放在木条上,动物很快会掉落下来:5分。
2.2旋转圆筒睡眠剥夺法
此方法于 1979 年先应用于睡眠剥夺实验中,设备主要由一柱形圆筒及一小型慢速马达构成。圆筒直径 30 cm,高 30 cm 。圆筒底由 pvc (聚)构成,侧壁由直径为 10.4 m m 的 pvc 杆围成。杆长度 30 cm,杆之间间隔 15.5 m m,圆筒与小型马达相连。马达转速为每 45 s转 1 圈(也有学者应用每 m in 转 1 圈)。至少在实验前 2 d每天将大鼠放入圆筒中适应环境 1 次,适应时间不少于 3 h。实验时将马达按 45 s每1 圈进行匀速转动,通过圆筒的转动带动大鼠---运动而达到睡眠剥夺的目的。此类方法简单易行,睡眠剥夺效果明显。缺点是长时间---运动可引起机体的运动后应激反应及---劳,可能干扰睡眠剥夺实验结果! 此类方法发展出多种变化,有实验者在进行新生大鼠睡眠剥夺时将筒旋转速调节至 2~3 r/m in后期逐渐增加至 6~7 r/m in。
1.3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
在mmpm --- 10 只大鼠(具体数目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)同时放在装有 14 或 15 个台的水槽中(长 127 cm ,宽 44 cm ,高 45 cm )进行实验,这样既避免了 sp及m p中单只大鼠与群体隔离的缺点,动物实验室,又保留了 m p 中活动范围增大的特点,因在实验时大鼠多是 3 只或 4 只一笼进行饲养,如 1 组实验需 10 只大鼠,则需要3笼或 4笼大鼠,考虑到来自不同笼的大鼠放在一起实验也可能造成群体的不稳定,有学者将实验方法进一步改良,将实验所需的 10 只大鼠放在同一只笼中饲养 2 周,实验时再将这些大鼠放在一起同时进行睡眠剥夺实验,这样以克服实验时大鼠群体不稳定的缺点,从而将实验时的不确定因素减至低! 实验研究发现在mmpm中经采取措施保持大鼠群体稳定性及避免大鼠与群体分离后 大鼠上腺重量%体重减轻量%中促上腺皮质(a cth )和上腺皮质酮 (co rt) 的含量均较m p中为低,提示m m pm 较 m p 具有---的应激性,是较为理想的rem 剥夺方法。
动物模型实验-动物实验-英瀚斯生物科技公司由南京英瀚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。“组织病理,细胞生物,分子生物学平台,动物模型科研外包服务”选择南京英瀚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公司位于: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和燕路371号东南大学大学科技园科创楼a301,多年来,英瀚斯坚持为客户提供好的服务,联系人:戴经理。欢迎广大新老客户来电,来函,亲临指导,洽谈业务。英瀚斯期待成为您的长期合作伙伴!
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本文链接:https://tztz316162.zhaoshang100.com/zhaoshang/276442189.html
关键词: